千年滋味的新生:2025湖南非遗美食大会观察录

衡阳新闻网 阅读:3 2025-05-19 11:33:17 评论:0


  文化基因的当代解码

  5月10日,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化身非遗美食的"时空隧道"。安化皮纸腊肉的烟熏工艺与醴陵油火的爆燃技艺同台竞演,63项非遗技艺在此完成从"档案记载"到"活态展演"的转化。特别设立的"技艺解剖区"中,湖南工夫红茶传承人王建国现场演绎"萎凋-揉捻-烘焙"三阶古法,其指尖翻飞间,片片茶叶魔术般化作紧结乌润的条索,引得观众屏息记录。

  产业转化的创新实验

  产品升级:衡阳九龙茉莉花茶推出"可溯源花窨"数字认证

  场景再造:华容团子开发AR *** 教程,扫码即学百年技法

  跨界融合:瑶族油茶与星城茶饮品牌联名推出"打油芝士"系列

  "这些不是文物,而是带着祖先智慧的商业密码。"省食文化研究会李安鸣会长指着长沙粉蒸肉说。现场数据显示,参展企业平均获意向订单超120万元。

  美学教育的公共课堂

  在"五感体验区",观众可触摸靖州茯苓糕的模具纹样,聆听擂茶研磨的节奏韵律。糖艺师用焦糖拉出《清明上河图》局部,果酱画家以餐盘为宣纸创作《潇湘八景》,传统美学完成从味觉到视觉的转译。中南大学非遗研究中心主任点评:"这场大会实质是场新饮食文明的启蒙运动。"

  数据亮点

  吸引Z世代观众占比达42%

  抖音话题#湖南非遗食光 播放量破8000万

  6所高校现场签订非遗研学协议

  当最后一道瑶族油茶的炊烟散去,这场美食盛会留下的不仅是唇齿余香,更勾勒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湖南样本。
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衡阳新闻网实时更新衡阳政务动态与民生热点,用深度报道与多媒体融合呈现雁城发展脉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