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阳粮食总产再创新高,百万亩智慧农田铸就“数字粮仓”

衡阳新闻网 阅读:74 2025-09-05 03:33:32 评论:0
衡阳粮食总产再创新高,百万亩智慧农田铸就“数字粮仓”

近年来,衡阳市在粮食生产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,粮食总产连续十年位居全省第一,成功蝉联“十连冠”。这一成绩的取得,离不开衡阳市对智慧农业的积极探索和百万亩智慧农田的建成,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为“数字粮仓”。

衡阳市地处湖南省中部,是湖南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区。近年来,衡阳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,大力发展智慧农业,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方向发展。在粮食生产方面,衡阳市积极探索,不断创新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
首先,衡阳市加大了农业科技创新力度,引进了一批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。通过推广节水灌溉、测土配方施肥、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,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品质。同时,衡阳市还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,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水平。

其次,衡阳市积极推进百万亩智慧农田建设,打造“数字粮仓”。在智慧农田建设中,衡阳市充分利用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,实现农田的智能化管理。通过安装农田监测设备,实时监测土壤、气象、病虫害等信息,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。

在智慧农田的助力下,衡阳市粮食产量逐年攀升。据统计,2021年,衡阳市粮食总产达到860万吨,比2012年增长20%以上,连续十年位居全省第一。这一成绩的取得,不仅为衡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,也为湖南省乃至全国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
百万亩智慧农田的建成,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,还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。在智慧农田中,农田水资源得到了有效节约,化肥、农药使用量减少,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。此外,智慧农田还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,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
在智慧农业的推动下,衡阳市农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。未来,衡阳市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,推动智慧农业向更高水平发展。具体措施包括:

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,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业科技人才,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。

二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优化农业产业结构,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。

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农田水利化水平,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。

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鼓励农民发展智慧农业,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。

总之,衡阳市在粮食生产领域取得的成就,充分展示了智慧农业的巨大潜力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衡阳市将继续发挥智慧农业的优势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促进农业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衡阳新闻网实时更新衡阳政务动态与民生热点,用深度报道与多媒体融合呈现雁城发展脉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