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南县银发非遗剧团巡演,平均年龄70岁演绎皮影版《西游记》传承非遗文化
近日,衡南县一支特殊的银发非遗剧团在各地展开了一场场精彩的巡演。这支剧团的成员平均年龄高达70岁,他们用皮影戏的形式演绎经典名著《西游记》,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欢乐,更传承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衡南县银发非遗剧团成立于2015年,由一群热爱皮影戏的退休老人组成。他们平均年龄70岁,却依然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,致力于将皮影戏这门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。剧团成立以来,已多次参加省内外各类文化活动,深受观众喜爱。
此次巡演,银发非遗剧团以皮影版《西游记》为主题,通过精湛的技艺,将这部经典名著搬上舞台。在皮影戏中,孙悟空、猪八戒、沙僧等角色栩栩如生,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神话世界。
皮影戏,又称影子戏,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。它起源于汉代,盛行于唐宋,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皮影戏以兽皮或纸板为材料,剪刻成各种人物、动物形象,通过灯光照射,由操纵者在幕后操纵,使形象在幕前活动,呈现出一场场精彩的戏剧。
在银发非遗剧团的演绎下,皮影版《西游记》更加生动有趣。老人们用丰富的表情、细腻的动作,将《西游记》中的故事情节展现得淋漓尽致。他们用皮影戏传递着正能量,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。
此次巡演不仅让更多观众了解和喜爱皮影戏,也让老人们找到了自己的价值。他们纷纷表示,虽然年纪大了,但只要还有一口气,就要把皮影戏传承下去。
在巡演过程中,银发非遗剧团还积极参与文化交流,与其他地区的皮影戏团队交流学习,共同探讨皮影戏的发展与创新。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让皮影戏这门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值得一提的是,衡南县银发非遗剧团的成员们不仅技艺高超,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。他们曾走进学校、社区,为孩子们讲解皮影戏的历史和文化,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。
在新时代背景下,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。衡南县银发非遗剧团的巡演,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。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,只要心中有热爱,年龄不是问题,传承非遗文化,我们一直在路上。
总之,衡南县银发非遗剧团的皮影版《西游记》巡演,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,更让我们看到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。让我们为这些可爱的老人们点赞,也希望皮影戏这门古老的技艺能够代代相传,永葆生机。